近日,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通報了2019年第一季度常年開放游泳場所衛生監督檢測情況,在170個常年開放游泳場所中,有45個不合格,占比近三成。檢查中檢測出不少不合格項目,比如游泳池水有尿素、余氯超標,細菌總數超標、有大腸菌群等。在不合格的游泳場所名單中,包括海派健身、洲際酒店等單位的游泳場所。
部分水質不合格泳池名單
此條新聞一出,立刻引起泳客們的熱議:
網友1:太可怕了!這么多泳池水質不合格,到底哪家泳池水質安全呢?我們改如何選擇?
網友2:一下曝出這么多泳池水質不合格,衛生監管部門也太后知后覺了吧?!
網友3:算了,還是呆在家里吧,外面哪里都不安全。
網友4:見怪不怪,前年重慶地區一次爆出91家泳池不合格,去年49家不合格——哪個不曉得?。。。
問題一:為什么泳池水質不合格會引起這么大的熱議?
科瑞達水質分析技術工程師表示:泳池水質這些檢測項目都關系到市民的健康,比如尿素反映出池水處理效果,人體的汗液和皮膚脫落物里面都含尿素,如果泳客在下水前沒有進行淋浴,或泳池沒有補充足量新水,都有可能導致游泳池水中的尿素含量不斷積蓄,造成尿素指標超標現象,國家標準中泳池水尿素≤3.5mg/L;渾濁度則可以直觀反映出池水懸浮污染物顆粒含量的多少,而過多的顆粒物會傷害游泳者的眼球,國家標準中泳池水濁度≤1NTU。余氯通常用來判定泳池消毒情況,余氯高了會傷害皮膚、眼睛以及耳鼻喉等部位,但是沒有余氯又起不到消毒的作用。所以,余氯不能偏高也不可偏低。國家標準泳池水余氯范圍必須保持在0.3-0.5mg/L這個規定范圍。
問題二:既然有國家標準,為什么還有這么多的泳池水質不達標?執法部門在干嘛?
其實從1996年開始,我國就已經發行了《游泳場所衛生標準GB9667─1996》在之后的幾年里一直在不斷修訂,直到今年,又重新發布了“2019新國標”。標準中對于泳池水的各項檢測指標的標準要求有了新的修訂,更有利于保證泳客們的身體健康。
國家相應的衛生監管部門也一直在定期對轄區內的游泳場所進行人工取樣檢測,對于不達標的游泳場所給予曝光、罰款、勒令停業整改等措施。各省市很多泳池水質已經超標很長時間了。一旦集中曝出如此多的泳池水質超標,不了解檢測流程的泳客們難免會把矛頭指向監管部門,認為監管不力。
難道這種情況就沒有解決辦法了嗎?
答案當然是有的! 科瑞達SAC-1000泳池水質管理系統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問題!
SAC-1000泳池水質管理系統
科瑞達SAC-1000泳池水質管理系統可以24小時實時在線監測泳池水中的pH、溫度、余氯、濁度、尿素等指標,甚至連新國標中的ORP也可以在線監測。 不但如此,該管理系統還可以通過測量到的各項參數聯動二氧化氯發生器或者加藥泵精心藥劑投加,將游泳池水質長期穩定的保證在國標范圍內,省去了傳統人工投加藥劑和控制的不準確性。
CMCP大數據遠程管理平臺
加上科瑞達CMCP大數據遠程管理平臺,不但監察部門可以隨時在監控中心隨時調閱任何一家在網泳池的水質情況,一旦有超標情況,一個電話通知就搞定,再也不用派人頂著炎炎烈日去挨個檢測了!泳客們也可用自己的手機安裝APP客戶端,隨時查閱附近有哪幾家游泳場所?還可以通過查閱功能隨時來查看具體某一家的泳池水質情況的歷史記錄,這樣就可以判定誰家的水質長期穩定?誰家的水質不達標?隨著該APP功能的不斷完善,在以后的手機終端上還可以隨時查看哪家泳池有優惠活動?誰家泳池暫停營業等功能。
——關注居民健身安全,科瑞達一直在努力!!